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

主题:“小阳春”行情乍现 楼市最困难时期已过?

发表于2012-04-20

[ 今年政府依然会坚持调控决心不会动摇,且两三年时间内宏观调控都难以出现显著松动。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层面的微调还是值得期待的,关键看开发商能否快速去捕捉和抓住这些机会来促进销售”。 ]

楼市在3月份出现的一波小阳春行情,正在让这个行业开始摆脱悲观气氛,尽管这对购房者来说不算是一个好消息。

很多业内人士把这看成是楼市阶段性回暖的象征,甚至有观点认为楼市在经历长达两年的调控之后开始触底反弹,房地产市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开发商们已经在暗自欢喜,不过也有一些开发商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虽然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某些利好迹象,但是否意味着楼市筑底成功尚难下定论,暂时仍不宜盲目乐观,还不如趁机集中推盘抢跑。

发表于2012-04-20

楼盘上门量大增

每年第一季度都是楼市的传统营销淡季,但今年春节过后,各地楼盘上门量剧增,其后市场成交随之回暖。3月阳春,不少城市成交量强劲回升,明显超越2011年10月份以来的平均水平,各城市库存情况也有所改善。

这种趋势在4月份得以延续,招商地产[简介最新动态]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表示,公司原本在一季度计划签约50亿元,但实际销售达到55亿元,这个势头进入4月份仍然不错。

发表于2012-04-20

万科[简介最新动态]有关人士亦透露,虽然暂时不能确定是否回暖,但近期楼盘的上门量的确比前几个月有明显上升。有万科的楼盘代理机构负责人称,万科原计划在3月份推盘90亿元,但市场销售好于预期,后来又加推20亿元货值。3月万科销售金额为115亿元,环比和同比分别大增57%和24%。

国泰君安地产团队于4月中旬对上海、杭州区域房地产进行了草根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十余家房地产公司的多个楼盘。

发表于2012-04-20

该草根调研显示,4月以来项目来访量仍保持小阳春持续的较好态势,大多数项目最近两周来访量较3月并未出现下降,万科五玠坊等项目由于临近开盘,来访持续上升,周末平均来访量每天200组,工作日来访量保持在每天50组水平。

多家开发商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均认同,尽管市场依然较冷,但目前楼市刚性需求真实存在,而且这种刚需的购买能力高[简介最新动态]于开发商预期。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对3月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新建住宅“开盘30日销售率”进行研究发现,除北京以外,其他三大城市这一指标均大幅反弹。

根据分析,上述四大城市合计“开盘30日销售率”达到27.8%,较2月份大幅提升了15.7个百分点。其中上海销售率由2月份的15.8%跃升至3月的56.6%,销售率回升幅度最大;而北京由于近期新房价格下跌幅度较为有限,3月份销售率情况不甚理想,销售率反而继续下探至3.8%的历史低位。

发表于2012-04-20

楼市转向存疑

世联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吴志辉把上门访问量作为研判楼市走向的重要先行指标,而世联地产基于其在全国631个案场的数据即时反馈亦显示,2月初的数据已经提前预示随后市场成交的回暖,世联代理的在售楼盘3月份上门量超越去年最高的10月份。

因此,世联地产认为,3月出现的楼市小阳春,不仅仅是房地产市场成交长时间萎靡之后的局部反弹,而是市场再次向上的一个拐点

发表于2012-04-20

吴志辉说,中国楼市多年来的实证显示,市场流动性是楼市转向的重要风向标。春节后,6个月票据直贴利率和转贴利率加速下降趋势明显,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持续走低显示惜贷情绪好转,10年期国债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息差不断扩大,说明流动性在不断好转,而息差的变化能辅助准确判断房地产市场走势。

一度危机四伏的绿城中国,在3月份实现销售环比大幅增长56%。绿城中国常务副主席兼行政总裁寿柏年近日公开表示:“宏观调控对绿城影响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

寿柏年解释称,市场在逐渐回暖,今年2、3月不少一二线城市的成交量均较去年四季度及今年1月有所回升,绿城同样如此。除了市场因素以外,绿城对销售策略、模式及价格方案等做出了相关的调整。

发表于2012-04-20

自2010年4月出台“国十条”政策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已经整整历时两年,国内楼市成交不断趋冷,一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房价逐渐回归。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3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房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6个,同比下降的有38个。中指院百城价格指数也显示,3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下跌0.30%,连续7个月环比下跌。

但多数人对楼市拐点说并不认同,认为目前楼市回暖与楼盘新一轮降价直接相关,支撑楼市出现方向性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

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谢逸枫表示,目前市场成交回暖主要依赖的是房价和首套房贷利率回调后,首次购房需求的平稳释放,仅仅凭借3月份市场的短暂复苏就断定市场回暖为时尚早。

发表于2012-04-20

自2010年4月出台“国十条”政策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已经整整历时两年,国内楼市成交不断趋冷,一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房价逐渐回归。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3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房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6个,同比下降的有38个。中指院百城价格指数也显示,3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下跌0.30%,连续7个月环比下跌。

但多数人对楼市拐点说并不认同,认为目前楼市回暖与楼盘新一轮降价直接相关,支撑楼市出现方向性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

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谢逸枫表示,目前市场成交回暖主要依赖的是房价和首套房贷利率回调后,首次购房需求的平稳释放,仅仅凭借3月份市场的短暂复苏就断定市场回暖为时尚早。

发表于2012-04-20

与北京数千户家庭“竞逐”500多套住房不同,南京、上海、武汉等热点城市的部分公租房项目却面临着无人租住的尴尬。

最新消息披露,自去年12月《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以来,4个多月的时间里,咨询的人多正式提出申请的却并不多。截至4月中旬,经过街道和区级审核,上报到南京市房管部门的仅267户,而根据此前的调查,江南八区符合申请条件的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共有1.7万户。

发表于2012-04-20

此前,上海的公租房也被曝首期申请率较低。据报道,上海首批两个市筹公租房项目入市之后申请数量不如预期,上海一度将公租房申请截止日期从2月22日延长至3月10日。然而,至3月10日首轮申请截止,各区受理公租房申请总量约2000户,仅占供应房源总量的四成左右。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武汉、郑州等地。以郑州为例,去年底面向社会公开配租1353套公租房,截至今年3月底,郑州市区递交公租房申请的仅有628户。针对公租房遇冷的情况,郑州市有关主管部门近日表示,公租房政策在郑州市区实施时间较短,公众缺乏了解。

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